查看原文
其他

2020年GDP30强城市落定:凭什么是它们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搜狐城市 Author 蓝桥




作者:蓝桥

来源:搜狐城市(ID:sohucity)


近日,各大城市陆续晒出自己的经济“成绩单”,2020年GDP30强城市落定。GDP能排进全国前30,是城市实力的一种体现。但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更进一步,才是30强们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


疫情为2020年的经济发展增添了许多变数,也撼动了原有的城市格局。
 
根据各大城市陆续晒出的经济“成绩单”,2020年GDP30强城市已正式落定。纠缠了大半年的穗渝“第四城”之争,以广州险胜重庆告终;南京稳扎稳打,首次跻身全国前十;杭州反超武汉;青岛超过无锡;苏州成为第六个GDP破2万亿的城市;泉州、济南、合肥、南通、西安、福州携手加入“万亿俱乐部”;东北唯一在榜城市大连被唐山反超,几乎要跌出榜单。

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中国城市正历经浮沉。

上海北京深圳稳居前三
广州以微弱优势险胜重庆
 
头部城市的竞争,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 
2020年,GDP总量位居前三的依然是上海、北京和深圳。上海在去年前三季度增速仍未转正(-0.3%),第四季度力挽狂澜,全年增速达到1.7%。其中工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均在第四季度由降转增,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。
 
尤其是在消费方面,上海全年社消总额达到15932.5亿元,再度位居全国第一。增速由前三季度的下降4.6%转为增长0.5%,也是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增速转正的城市。

为刺激疫后消费,在全国其他城市还在发放消费券之时,上海便首创“五五购物节”,时间横跨5、6两月,贯穿劳动节、儿童节、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,涵盖1000多项活动。

数据显示,“五五购物节”首日全市消费金额就超过150亿元,收官时更高达5397亿元,成为上海消费全面复苏的开始。
 
北京继续稳居第二,其工业、信息软件和金融业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。

2020年,北京高端产业增势良好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.5%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.2%,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速7.2和6.9个百分点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.4%,金融业增长5.4%,拉动服务业整体复苏。
 
但北京的投资、消费与进出口增速表现都不甚亮眼:固定投资同比增长2.2%,社消总额同比下降8.9%,进出口总额同比大跌19.1%,在一线城市中均排在末尾。
 
深圳GDP总额达到27670.24亿元,与其之前预计的“突破2.8万亿”略有差距。2020年,深圳第三产业表现突出,同比增长3.9%,其中金融业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9.1%和11.3%,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。
 
广州以16.32亿元的微弱优势反超重庆,守住了第四的位置。去年上半年及前三季度,重庆GDP一度超过广州。而第四季度广州全面发力,最终成功实现反超。其中汽车制造业表现出色,全年汽车产量突破295万辆,高居全国首位
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撑作用也非常明显,同比大增12.9%。进出口受疫情影响较重,全年增速仍未转正,同比下降4.8%。
 
但重庆与广州之间的GDP差距,几乎已可以忽略不计。以重庆的体量,GDP超过广州或是早晚的事,但其综合实力与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差距,却非短时间内可以弥补。
 

杭州再进一位
武汉全年增速未转正
 

武汉的经济复苏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
 
作为封控时间最长、重启时间最晚、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,在一季度GDP断崖式下跌40.5%的情况下,武汉经济总量仍位居全国前十,达到15616.1亿元,同比下降4.7%,可以说是稳住了基本盘。
 
2021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,列出了多个亮点: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复工,赶上全国、领跑全省;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%,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户,增长41.7%;开工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70个;全年减税降费513.7亿元,直达38万家市场主体,为企业提供纾困贷款1018亿元,等等。
 
杭州的表现也可圈可点。数据显示,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,增长13.3%,高于GDP增速9.4个百分点,占GDP的比重达到26.6%;数字内容、软件与信息服务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.7%、12.9%和14.7%;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壮大,同比增长8.2%。
 
近年来杭州数字经济、新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,受疫情影响小,而且疫情之后新经济表现更加突出,因此杭州的发展后劲很足。但今年想要维持全国第8的成绩,还是个极大的挑战。
 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,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,武汉还低于南京,位居第10,但到第四季度累计,就超过了南京800多亿元,也就是说三个月时间,武汉GDP的增加值就比南京高出1000亿元左右。按照目前这个势头,武汉到2021年全面“回血”后,反超杭州,回到第8的可能性很大。
 

南京反超天津
近40年内首次跻身前十
 

继2016年首次进入GDP“万亿俱乐部”后,南京再度踏上新台阶——首次跻身全国十强。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,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,南京就已超过天津,拿到了前十的“入场券”。
 
2020年,南京始终保持亮眼的经济发展成绩。一季度,南京GDP为3247.41亿元,同比增长1.6%,是全国主要城市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城市。上半年与前三季度,南京GDP增速分别为2.2%和3.3%,在万亿GDP城市中高居第一。
 
亮眼的成绩背后,是南京近年来在工业、科创等多个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。
 
工业方面,南京近年来把集成电路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。目前,南京已集聚相当数量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,台积电、紫光、展讯、新思科技、楷登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户,带动了南京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增长。去年前三季度,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同比大增58.5%,成为规上工业的“顶梁柱”。
 
科创方面,南京充分利用大学教育优势,不断提高科创水平。2020年,南京共有独角兽企业15家、培育独角兽企业95家、瞪羚企业312家,独角兽企业总量排名全国第五、全球第七。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中,南京排名第21位,比四年前提升了73位,在国内仅次于深圳、香港、广州、北京和上海。
 
而天津在经历GDP挤水后,名次跌落的“惯性”仍未停止。如今,天津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,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目前天津经济中仍有装备制造业等亮点。

除此之外,滨海新区乃至整个天津,在产业结构升级上缓慢,大量依靠钢铁、能源、重化工。整个产业,处于产业链上端原材料部分占比过大,下游延伸的高附加值产值占比较少。
 
天津的港口经济也遭遇挑战。周边港口,特别是河北的秦皇岛、唐山、曹妃甸等港口,几乎与天津处在同质化竞争状态。《中国海关》发布的2019年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”名单中,此前稳居前十的天津已被重庆取代,滑落至十名之外。
 
如今天津前有南京绝地反超,后有青岛、郑州虎视眈眈,要重振经济,亟需找到破局思路。

青岛反超无锡
成为北方经济一抹亮色
 

青岛经过几年的蛰伏之后,在2020年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“成绩单”。
 
工业方面,青岛大胆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,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超过20%。2020年,工业互联网为青岛贡献了超过110亿元的新增产值。

目前,青岛已集聚了1833家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,涵盖软件与系统集成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领域,正在形成全生态产业链。
 
消费方面,青岛举办了系列促消费活动,全年社消总额增速1.5%,成为北方主要城市中增速最高的城市。其中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,新能源汽车、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.9%、23.9%。
 
外贸方面,青岛出台了包括减费降税、融资支持在内的39项措施,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8.2%。占出口总值近七成的机电产品、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分别达到18.1%和17.1%。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7.2%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.3%,增势显著。
 
相比青岛,无锡2020年的表现就有些乏善可陈。全年社消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均未转正,分别下降1%和5%。规上工业增长6.6%,服务业增长3.2%,投资增长6.1%,在30强城市中均处于中等水平。
 
但对于无锡这样一个普通地级市来说,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颇为不易。毕竟,青岛属于副省级城市,还在2019年获批建设中国-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,它能够享受到的国家支持和政策优惠,都是无锡无法比拟的。
 
近40年,青岛与无锡之间已经历过多次名次变动。在2018年青岛GDP挤水后,无锡已连续2年超过青岛。如今的青岛已从阵痛期走出,找到了破局之路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伟曾对搜狐城市表示,“工业互联网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国走向世界绝佳路径,‘北方第三城’的青岛选择了世界工业互联网领域作为发力点,体现出它在寻找自身定位和谋求发展之路上高山仰止和超前布局,有望成为中国北方区域一个亮点。”
 

中部第二城竞争激烈
长沙或将反超郑州
 

中部第二城的竞争,目前仍是一大悬念。
 
2020年,郑州GDP总值为12003亿元,长沙的数值尚未公布,但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中提到“预计2020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.2万亿元”。而在去年年底长沙发布的前三季度数据中,长沙前三季度的GDP达到8689.87亿元,已比郑州多出284.37亿元,全年GDP或将反超郑州。
 
2020年长沙经济表现十分突出。上半年GDP增速达到2.2%,与南京一起成为万亿城市中增速最高的城市。前三季度增速3.1%,也高居全国前列。
 
优异的成绩,离不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。2020年,长沙智能制造迈入“快车道”,新增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373家,总数达1041家;智能网联汽车跻身“国家队”,获批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;软件产业蓬勃发展,“三智一芯”(智能装备、智能汽车、智能终端和功率芯片)战略布局基本成型。

2020上半年,长沙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.9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大增20.1%。
 
郑州与长沙之间的中部第二城之争由来已久。在2018年以前,长沙已连续14年排在郑州之前,直到2019年郑州以15.48亿元的微弱优势实现了对长沙的反超。

但近年来郑州引进富士康、获批中部第二个国家中心城市、修建“米”字型高铁网,经济实力已有大幅提升,与长沙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。
 
这两座省会城市的经济体量差距本就不大,无论谁坐上中部第二城的宝座,都在情理之中。
 

6城携手晋级万亿
东莞名次大幅下跌
 

2020年,中国“万亿俱乐部”还迎来最大扩容,泉州、济南、合肥、南通、西安、福州6城携手晋级,破万亿城市增加至23个。除了泉州之外,其他城市过去一年的经济增长几乎都来自于工业,尤其是先进制造业。
 
而同样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东莞,却成为“万亿俱乐部”后备军中唯一一个未能成功晋级的城市,这与其第二产业发展乏力和外贸依存度过大不无关系。

一直以来,第二产业在东莞GDP中占比都超过50%,对东莞GDP能否破万亿起关键作用。而2020年东莞二产增加值同比下降0.9%,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.1%,成绩都不算好。
 
作为外贸大市,出口这架“马车”也没能拉动东莞。东莞市政府秘书长邓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,东莞至今仍是国内外贸出口依存度最高的城市,因此疫情也最早、最快、最大程度的影响了东莞。“一季度外贸出口,能明显感觉到订单在萎缩,而且萎缩速度急剧加快。”
 
如今,“东莞制造”早已形成从原材料到成品,系统、完整的产业链,订单减少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广东外语外贸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李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多,知识密集型产业过少,加上对外依存度过大,疫情影响之下就变得很被动。

“虽然疫情给东莞经济带大影响,但从正面来看,疫情也倒逼东莞要重视、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。”
 
不出意外的话,东莞在今年晋级万亿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。但对于产业结构的重视,不能因此而懈怠。

1月21日,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,将全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,“提高现代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安全性;引导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突围;集中资源力量、精准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,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整体提升。”
 

唐山反超大连
东北唯一在榜城市几乎跌出榜单
 

接近榜单的末位,是河北GDP第一城唐山和辽宁GDP第一城大连之间的排名易位。
 
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,唐山GDP增速已转正为0.4%,大连则为-3.5%;唐山二产增速2.3%,大连为-0.5%;唐山服务业增速-2.2%,大连为-6%;唐山投资增速1.5%,大连为-9.6%;唐山消费增速-7.1%,大连为-17.7%;唐山进出口增速22.4%,大连-2.8%。无论是二产还是三产,无论是投资、消费还是进出口,唐山的恢复速度都远超大连。
 
实际上,唐山近年来也仍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摸索,但大连经济发展过于缓慢,排名断崖式下滑。进入21世纪以来,大连的GDP排名从全国前15,到2016年跌出20强,2020年已降至29,几乎跌出前30。
 
与大连相同的,是老牌东北强市在榜单中的集体下滑。在2000年,全国30强城市中还有沈阳、大连、大庆、哈尔滨、长春5个东北城市,2005年大庆掉出榜单,到了最近几年沈阳、哈尔滨、长春纷纷掉出榜单。

唯一在榜的大连,如今被唐山反超近200亿元,后面的温州、昆明与其的差距也仅在300亿元以内,今年还能否保持在榜,实在是不好说。
 
作为“万亿俱乐部”的后备军,大连、唐山如今都已迈上7000亿的台阶,但对于冲刺万亿GDP,唐山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中透露了时间表:预计2025年GDP突破万亿大关,GDP未上7000亿台阶的温州和昆明,也明确表示预计或力争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,而大连却未有类似表述。
 
实际上,GDP能排进全国前30,已经是实力的一种体现。但要想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更进一步,危机感和紧迫感也是必不可少。未来五年,随着更多城市突破万亿,中国城市格局必将迎来新的变化。

参考资料:

[1]各市统计局、政府工作报告、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等

[2]2020年GDP十强城市:广州险胜重庆,南京首次入榜.第一财经

[3]GDP跌出前十不及疫情后的武汉,天津该着急吗?中国新闻周刊

[4]东莞得失:GDP没拿下万亿,但新形象呼之欲出.时代周报

[5]回眸又见满堂春——2020年长沙工业经济发展综述.长沙晚报


———— e n d ————

推荐阅读
【原创】逆势中全力奔跑:天津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坐标定位研究【原创】华略解读:北京16个区“十四五”开局重点工作大盘点
【原创】这几座城市率先打响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“第一枪”【动态】四季耕耘,不问暑寒——华略智库2021年1月刊
【荐读】南北差距,正在决定年轻人的选择
【荐读】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最近仅20公里,为何不建跨海大桥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